靖难之役”中,朱棣击败了建文帝,开启了自己的帝王生涯。WtO
然而,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登基后的朱棣虽然没有了“削藩”的麻烦,却又开始为皇位继承人的事发愁了。WtO
一 、储君人选WtO
要说朱棣也实在是不容易,在皇位继承人上,他的选项太少了。WtO
朱棣一共只有3个成年的儿子,其中,按照长子继承制确定的太子朱高炽颜值实在不高,不仅胖得没朋友,脚上还有毛病,平时走路都需要人扶着。WtO
在朱棣看来这个太子一点都不像自己这么威武,做皇帝的话实在形象分不及格。WtO
若说朱棣最喜欢的,还是次子朱高煦。WtO
这个朱高煦虽然不像朱高炽一样热爱学习,却是行军打仗的一把好手。WtO
朱棣本人是通过武装夺取皇位迎来人生的春天的,自然觉得这个又勇敢又能打仗的儿子跟自己年轻时简直一模一样,而且朱高煦长得比朱高炽长得帅多了,弄得朱棣对这个儿子越看越喜欢。WtO
二、“继位”承诺WtO
靖难之时,朱棣将他喜爱的朱高煦带在身边,留长子朱高炽留守北京。WtO
这一来,原本就好勇尚武的朱高煦得到了一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,一路上屡立战功。特别是有一次朱棣被南军击败后,多亏朱高煦及时率兵赶到救出朱棣,才扭转战局反败为胜。WtO
朱棣感动之余,忍不住对朱高煦说:“我老了,你多多努力,皇太子他身体不好,常常生病。”WtO
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朱高煦听完这句话后心念一动,忍不住起了夺嫡之心。WtO
三、准备造反WtO
朱棣并不知道自己一句话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。WtO
入主京师后,朱棣还是依照祖制让朱高煦去藩国云南就藩。WtO
对朱高煦来说,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,莫过于给了他当皇帝的希望,又打破这个希望。WtO
要知道他之所以在靖难时奋不顾身,多多少少都有些希望自己的优异表现能够让父王愿意改立太子。WtO
眼见得靖难时的“承诺”已不作数了,朱高煦失望之余,断然拒绝去遥远的云南,而是请求让他返回南京。WtO
之后,朱高煦开始积极准备,打造兵器,招募士兵,伺机造反。WtO
四、惨烈结局WtO
朱棣自己就是靠造反起家的,又如何能让别人造了自己的反。WtO
朱高煦还没有准备好,就有人把他的种种不法举动报告给了朱棣,总算朱棣念着朱高煦往昔的好处,只是将他削除两护卫,改封到乐安州。WtO
但这次处罚并没有让朱高煦深刻反省,反而引起了他极大的怨恨。WtO
虽然后来当政的朱高炽给予了他大量的金银财宝,也挡不住他想当皇帝的心。WtO
公元1426年,朱高煦正式起兵造反。此时的皇帝已经是朱高煦的侄子明宣宗了。WtO
明宣宗听说朱高煦的事情后,碍于礼法先派了一个宦官带着自己的书信去劝和。Wt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