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庆祝中国诗歌网创办五周年,6月18日晚,由《诗刊》社中国诗歌网与腾讯新闻联合主办的“云时代:诗人与媒介生态研讨会暨读诗会”线上直播,吉狄马加、何建明通过视频表达祝贺,李少君、霍俊明、金石开、沈苇、大解、胡弦、汤养宗、李元胜、张执浩、戴潍娜、王单单、冯娜、刘汀、严彬、陈巨飞、谈骁、玉珍、童作焉等20余位当代深具影响力的诗人相聚直播间,在漫游太空主题的虚拟背景下共商云时代的诗歌写作。本次活动由青年作家王姝蕲和《诗刊》社副主编霍俊明共同主持,累计23万人次在线收看。
五年前的今天,中国诗歌网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宣布上线,在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的领导下,以“诗人家园,诗歌高地”为宗旨,以建设成中国诗歌大型数字化平台和海量诗歌电子数据库为目标,中国诗歌网在很短的时间里打开了局面。
据悉,中国诗歌网注册用户近30万,日均访问人数80万、日均投稿3000件,累计投稿逾300万件,官方公众号粉丝数近40万,为夯实千万级的诗歌数据库奠定了基础。十九大召开以来,中国诗歌网陆续推出“新时代歌咏”、“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诗人”、“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的诗人”等特辑,成为引领新时代创作的主要平台和阵地。
中国诗歌网上线五周年成绩回顾
五年来,中国诗歌网带动了诗歌新媒体生态的健康发展,成为凝聚诗坛力量的重要平台。中国诗歌网与《诗刊》的融合,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,发挥了文学融媒体的作用。
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、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在致辞视频中表示,中国诗歌网是融媒体建设的典范:“中国诗歌网已走过五年不平凡的岁月,这些年诗歌网锐意进取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在诗人与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。中国诗歌网坚持正确导向,服务广大诗人,为诗人提供发表的园地,为热爱诗歌的读者提供阅读的食粮。随着融媒体建设的不断发展,相信中国诗歌网会进一步发挥优势,让诗歌更好地走入公众生活,使诗歌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,祝愿中国诗歌网的明天更加美好!”
作为中国诗歌网的创办者和见证人,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通过视频回忆诗歌网创办之初的甘苦:“中国诗歌网是在中国作协党组的领导下成立的,当年既缺乏经验,也没太多经费,如何能办好一个大型互联网诗歌平台,我们学习了不少经验,但更多是靠自己的思考。”何建明谈道,“最初的团队仅五六个人,大家摸索着前进,付出了很大的心思和劳动。今天看来,中国诗歌网的建设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。中国文学在浩浩荡荡地发展,诗歌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,诗歌网对中国诗歌的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。我相信中国诗歌网一定能办好,办得更有特色,让广大诗人和热爱诗歌的读者喜爱它。”
《诗刊》社主编李少君总结并分享近年来中国诗歌网建设的成功经验:“一、 强主导,立主流,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,贯彻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,围绕中心,服务大局,诗歌网的工作具有开创性、创造性;二、 团结服务诗歌界,积极推动新时代诗歌创作与建设;三、团结服务广大诗人,推广传播新时代的优秀诗歌、诗人。”同时,李少君寄语中国诗歌网未来的发展:“一方面,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示精神,坚定文化自信,在诗歌界凝聚共识,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激发全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,加大力度推动新时代诗歌的建设与发展;另一方面,面对网络化加速、融媒体加快、诗歌国际交流愈加频繁的新形势和历史契机,中国诗歌网要抓住时机,加快建设中国电子诗集数据库,全面开发短视频、微博等新媒体,强化整合能力,把中国诗歌网建成中国诗歌的电子图书馆、展览馆、博物馆。”